A股有上演“跳水”的節奏,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成指分別下跌1.07%、1.67%、2.57%,創業板指更是一口氣下跌4.18%。
在這一背景下,“基金走勢”又登上熱搜,不少投資者在微博上討論基金凈值走勢引發熱議。
然而機遇往往在市場波動中出現,基金君綜合南方、博時、嘉實、招商、中歐、工銀瑞信、國泰、創金合信、匯豐晉信、諾德、德邦、永贏、安信、金鷹、前海開源等15家基金公司后市觀點發現,多家基金公司認為調整直接誘因是晚間美聯儲將再次召開利率會議,市場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 逐步達成共識,因此這一調整體現出當前資金整體避險情緒濃厚。
不過,不少人士認為市場調整不改大市場大趨勢,也給市場布局機遇,2021年市場存在結構性機遇,比較看好科技、新能源、周期、消費、金融等。
多因素引發市場調整
究竟是什么引發了6月16日的市場大跌?不少人士提及美聯儲將再次召開利率會議,這引起市場擔憂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疊加前期市場上漲帶來的內在調整要求,引發了今日市場大跌。
中歐基金表示,今日晚間美聯儲將再次召開利率會議,市場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 逐步達成共識,但緊縮幅度仍存在一定分歧,在此情形下,今日市場大幅調整體現出當前資金整體避險情緒濃厚。
在近期指數窄幅震蕩的情況下,主題板塊表現十分活躍,市場成交也處于高位,顯示部分活躍資金在不斷尋找突破的方向,但在權重保持穩定的情形下,更多的表現出“打游擊”的典型特征,個股震蕩幅度顯著增大,連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而國泰基金也認為,今天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對美聯儲Taper(逐漸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擔憂。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由于擔憂美聯儲對Taper發表鷹派表態,投資者情緒受到影響,引發市場下跌。而前期市場漲幅較高的新能源車、光伏等行業首當其沖,回調顯著;銀行等低估值行業避險。
博時基金表示,今日A股大幅下行,主要是由于維穩時間窗口期越來越窄、A股性價比較差、對負面消息敏感度提升所致。美國昨日公布的PPI和零售銷售數據、以及正在召開的美聯儲會議,或也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擾動。
年初以來,國內經濟基本面維持良好的修復動能,工業生產和出口均維持較高的景氣度,目前全球的通脹水平繼續上行,我國的貨幣政策依然以穩健為主,流動性相對溫和。未來A股或仍以震蕩為主,市場風格或將更趨于均衡。在中國新經濟結構背景下,未來或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部分板塊和個股經過前期的調整,估值或已進入相對合理的區間,可適當關注性價比高的績優股的機會。
南方基金認為,整體來看,市場自三月底以來呈現回暖反彈的狀態,光伏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不少個股已收復前期跌幅,甚至創下新高。進入六月份,部分資金在價格到達前高后選擇獲利了結,個股層面的博弈性質明顯增加。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市場成交量在萬億水平維持了數日,反映出資金對于后市存在較大分歧。歸其原因,主要是市場缺乏投資主線。因此才有了結構的快速輪動以及部分題材的持續炒作。
招商基金表示,近期市場題材輪動加快,前期持續上漲的板塊出現高位回落;指數方面連續走弱,權重板塊無明顯主動護盤動作,短期市場風險仍有待進一步釋放。今日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前期強勢的電車、醫藥、周期調整幅度較大。調整的原因主要是前期部分板塊漲幅較大、市場獲利了結心理較重,而階段性的流動性寬松程度已難以進一步加碼,同時疊加美聯儲議息會議在即,海外不確定性有所增加。
嘉實基金表示,第一、創業板從3月25日到6月15日,上漲23.8%,反彈幅度較大 ,本身有整固需要。第二、美國5月數據超預期,CPI同比增5%,PPI同比增6.6%,通脹預期強烈,市場對流動性有所擔憂。第三、美國零售額同比下降,或降低美聯儲會議鷹派決策的可能性,最終美聯儲會議結果,會在北京時間明日凌晨發布,今日部分避險資金提前流出。不過,截至6月16日收盤,上證指數PE為14.1,處于歷史相對低位,長期投資價值凸顯。嘉實基金維持2021年結構性機會豐富的判斷,相對看好消費、科技板塊里的成長型中小市值公司,以及低估值的金融等順周期板塊。
工銀瑞信表示,今日市場下跌主要受市場擔憂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等因素的影響。明天凌晨將會公布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市場擔憂美聯儲出現“鷹派”表述。前期漲幅較多的新能源車、光伏、醫藥等行業明顯回調。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告,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部署,將于近期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投放面向有色金屬加工制造企業,實行公開競價,相關工作由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具體負責。
雖然經濟改善最快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但在PPI高位緩慢回落背景下盈利仍有一定支撐,全年A股盈利增速整體還將處于改善通道中。當前貨幣政策仍強調穩字當頭,尚未出現明顯轉向,但政策在穩杠桿、控風險上的權重逐步加大,預計貨幣政策仍將延續信用端結構性收緊、貨幣端維持平穩的態勢。當前主要指數估值水平處于歷史相對高位,預計短期指數將維持震蕩格局,以結構性機會為主。風險方面,關注海外疫情、美股波動性加大等海外不確定性。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首席投資官助理王婧認為,今日兩市集體下跌,前期熱門板塊醫藥、白酒、新能源、汽車等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市場的內在調整要求。一季度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在3月下旬進入筑底期,并展開反彈。創業板作為反彈的主要領導指數,在四、五月已經積累了20%的漲幅,短期上漲過快后,調整也是必然現象。特別是接近前期高點附近,市場出現震蕩整固,放慢上漲節奏也符合預期。部分市場參與者對七一之后行情的穩定性存在擔憂,提前獲利了結也是加大市場波動的原因之一。
從經濟環境來看,一季度美債利率超預期上漲,海外市場大幅波動傳導至國內資產價格的風險再現的可能不大。盡管美國通脹超預期,但美債利率已回落至1.5%左右,美國流動性非常寬裕。美元流動性外溢推動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國內十年期國債利率中樞下移,國內資產價格大幅下行的風險不大。盈利方面,A股今年仍有結構性亮點,醫藥、消費、新能源、科技等細分行業中不乏高景氣高成長性的賽道和品種,在整體市場增量資金不多,但總量仍屬充裕的環境下,這些領域仍會持續創造超額收益。
安信基金表示,受美聯儲政策會議即將召開影響,今日市場較為謹慎。從外部看,一方面,本周全球迎來“超級央行周”,而美國公布的5月CPI同比升5%,創2008年8月來新高。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市場高度關注周四凌晨美聯儲FOMC公布的利率決議、政策聲明及經濟預期的內容,市場情緒趨于謹慎,隔夜美股也出現調整,提升A股避險情緒。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此次決議上按兵不動。美聯儲可能會在8月或9月宣布縮減計劃,并在明年初開始執行。
從A股來看,A股前期出現了一輪強反彈行情,而近期美元指數在90附近企穩之后,匯率升值影響有所弱化。目前市場普遍謹慎,前期各大熱點的熱度均有所下降。蓄勢等待、立足業績和估值的匹配度,關注中報業績是短中期的主要思路。
諾德基金顧鈺也認為市場下跌原因是近期部分行業上漲過快,屬于正?;卣{。
德邦基金直言,今日市場大跌,主要由于之前高風險偏好資金傾向于提前兌現,而且當前資金面略偏緊,也壓制了風險偏好。海外方面,今日晚間將召開美聯儲議息會議,市場對Taper(收緊)也并無特別擔憂,納斯達克、英法德等指數都是新高狀態。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消息層面,并無特別風險點,傾向于認為當前更多是風險偏好的擾動,后續深跌的可能性不大,市場風格或將重回成長,圍繞行業景氣度繼續震蕩上行。
震蕩不改市場中期趨勢
談及近期市場,不少人士認為從全年維度看,市場仍存在結構性的做多機會,會維持震蕩格局。
南方基金表示,宏觀流動性收緊與盈利基本面向上是今年兩大主線。前者會擠壓資金的風險偏好,進而對市場估值形成一定壓制,而后者確保了市場的質地和韌性。同時,社會不同經濟部門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存在較大差異,行業間景氣分化明顯。因此,政策全面收緊的概率不大,所以權益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低。
中短期而言,市場會維持震蕩格局,出現趨勢性大漲大跌的概率不大,主要原因是當前市場整體情緒不算亢奮,部分結構表現出的過熱現象會通過一定的輪動來消化。同時,資金端仍較為寬松,流動性環境并不差。中長期而言,我們繼續保持樂觀態度,國內股市運行中樞逐年抬升的趨勢非常明顯,醫藥消費科技是長期布局的主賽道。
中歐基金表示,中國當前已步入由繁榮轉向過熱的經濟階段,預計地產和基建等傳統投資端將逐漸向中長期趨勢回歸,增速環比下行。在此情境下對內需依賴度較高的周期行業后續的業績爆發力 可能較海外偏弱,而新經濟的盈利周期尚未大幅開啟,市場預期較高時價格往往出現較大波動;國內政策回歸正?;内厔莺徒洕鲩L環比趨緩的背景之下,全市場整體估值難有提升,此時應適當放低回報預期,而細分機會將來自高成長性帶來的業績增長。
招商基金展望后市認為,從全年維度看,在國內外經濟持續修復、通脹壓力仍存的背景下政策回撤的方向仍較為明確,但考慮到國內外整體貨幣政策基調并未進一步收緊,且全球經濟復蘇前景良好,市場仍存在結構性的做多機會。繼續關注宏觀經濟深度復蘇,景氣度改善的低估值順周期品種如銀行和上游資源股的修復機會;對于新能源、白酒等近期漲幅較大的高景氣行業,仍需對于估值和基本面景氣度的匹配程度給予更高的篩選要求;中長期資金可在回落企穩后布局中報高增長、估值相對合理的細分方向。
上述諾德基金顧鈺表示,對于未來市場,依舊持謹慎樂觀的看法。當前各國紛紛進入疫苗注射階段,同時部分國家也出現疫情的爆發,我國少數城市也出現疫情但相對可控,屬于疫苗和疫情賽跑的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正在從疫情中恢復,企業盈利改善從數據中持續得到確認。但經濟恢復還需一個過程,因此流動性短時間內快速收緊的概率也很小。在春節后的一輪市場調整之后,高估值的壓力有所釋放,基本面優秀并且業績確定性和持續性強的優質公司有望是市場重點配置方向。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金融開放的力度加大,外資持續流入的趨勢不變。國內房住不炒的思路延續,疊加理財產品打破剛兌,權益市場有望承接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從結構上看,中長期看好景氣度向上的方向如白酒為代表的大消費、醫藥、新能源汽車等。
國泰基金展望未來表示,A股中性偏多、寬幅震蕩的格局沒有變化,出現單邊熊市的概率相對較低。從宏觀經濟看,地產韌性較強,基建維穩,制造業持續恢復。出口方面,在全球疫情后復蘇階段,預計下半年出口仍將保持韌性,PPI增速預計在三季度保持高位,四季度小幅回落。流動性層面,社融增速預計在三季度企穩,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久娣矫?,今年中報和下半年A股基本面大概率會穩健向上,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將成為下一階段市場的核心邏輯。
而永贏基金展望未來表示,短期而言本周重點關注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構上,在經濟動能減弱疊加流動性寬松的環境中,短期市場重新尋求確定性,高景氣品種是重要配置方向,也是內外資的共識,以新能源產業鏈和白酒為代表的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核心資產股表現靠前。另外,在流動性寬松的環境下,受益于“鴻蒙”概念相關的計算機和電子等成長板塊可能也有階段性機會。
從中期來看,克制基于總量變化布局的沖動,可以利用震蕩格局優化持倉結構。市場總體反彈延續還需要一些催化劑,比如緊縮預期消退、甚至是寬松預期發酵的配合,這或許很難出現。主要是3月以來資金寬松的邏輯很難持續,一方面財政節奏偏慢的因素可能在下半年有所改變,隨著債券發行速度加快,市場利率上行壓力加劇;另一方面,也與美元流動性寬松外溢的被動因素相關,下半年隨著美國經濟加速修復將支撐美元指數上行。因此,需要克制基于總量變化布局的沖動,可以利用震蕩格局優化持倉結構,結構上挑選基本面改善較強以及2021年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及個股。
金鷹基金表示,整體來看,今日市場回調主要反映對國內外流動性的擔憂,風偏回落下資金選擇落袋為安。展望后市,預計A股仍將保持高位震蕩,下行空間有限。我們預計,央行仍將維持“穩貨幣、緊信用”的基調,國內流動性并未大幅度轉向,投資者在等待美聯儲動向的進一步明朗。而在中報業績的加持下,A股并不具備持續回調的動力。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A股市場經過前一輪的大幅下跌之后出現了一輪反彈,前段時間市場的情緒一度上升,但結構性行情的特征依然是非常明顯的,建議逢低布局的像白酒、中藥、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龍頭股大幅上漲,個別白龍馬股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形成了比較強的賺錢效應??梢哉f每輪大跌都是抄底優質股票的時機,概莫能外。
市場短期的調整主要是反映對于美聯儲貨幣政策可能變化的一種預期。一旦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束,周四公布議息會議的結果是不會加息,繼續保持當前寬松政策的話,A股可能會出現強勁回升。市場短期的走勢主要是由投資者的情緒所決定,和基本面并沒有太大的聯系,而長期來看,做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夠從長期獲得好的回報。
主要看好新能源、消費品等
中歐基金表示,成長股整體仍顯著高于價值股的估值水平,而在偏高估值壓力之下,成長股的成長確定性較成長性更加重要,隨著上半年業績的逐步落地,此時依然可以關注業績確定性較高的新 能源、智能車、醫療服務等行業回調時的投資機會。此外,海外經濟復蘇仍在驅動大宗商 品價格上漲,雖然國內周期品上行推動力在投資端增速預計環比收斂和政策干預之下或將 逐漸減弱,但周期行業中下游需求偏重外需的行業如化工和航運等預計仍具備一定空間。
國泰基金表示,仍然看好科技與新能源、周期金融、必須消費。“穩貨幣、緊信用”階段,具備產業邏輯驅動的成長股仍可以占優,關注碳中和長期受益的光伏、新能源車。盡管短期有所調整,但是市場流動性預期的改變并不改變基本面的事實,它們代表的是經濟轉型發展方向,基本面并未發生變化。此外,我們還關注周期金融板塊中的電解鋁、銅、銀行;必選消費中,醫藥相對占優。
對于基金投資來說,如果長期看好新能源板塊,則不妨在市場階段性調整的階段低位布局;如果擔憂市場震蕩,也可以選擇追求穩健收益的“固收+”類產品。
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認為,對于后市,我們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化工為代表的一部分周期行業、軍工的一些細分子行業、以及大金融板塊的投資機會。不過我們始終認為,今年市場不太可能出現類似2019、2020年這樣的系統性行情,市場整體表現會更加均衡,也需要我們自下而上不斷地去衡量基本面和估值的變化,動態地挖掘市場機會。
永贏基金則關注三大方向,第一是沿著外需復蘇關注服務、海外地產投資端以及耐用品的中間品等,內需關注服務、消費品(特別是兼顧價格傳導能力,白酒汽車家電)、地產后周期(建材、輕工)、制造業投資(機械);
第二、一季報驗證高景氣的方向: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醫療服務高增速的持續性更好)和電子(半導體和被動元件),可以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細分板塊;
第三、重視未來5年的大主題碳中和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清潔能源、鋼鐵、電解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產業的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