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產業>正文

銀保監會毛宛苑:多方發力推動壽險業轉型發展

中國銀保監會管委會副主任毛宛苑日前在《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2021年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上表示,隨著社會經濟轉型和人口結構轉變,壽險業應適應形勢變化,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重點在人力、科技、生態等關鍵領域發力。

毛宛苑稱,中國保險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壽險業在其中作出巨大貢獻。但是,去年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保險市場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開始遭遇一些挑戰。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總的業務增速放緩,幾家頭部險企新單業務承壓,行業轉型升級進入了攻堅期。

毛宛苑指出,壽險公司尋求轉型路徑,要深刻理解中國社會正在經歷的經濟轉型和人口結構轉變。人口結構的變化,在需求端引發保險消費需求全面升級。一是人口壽命延長,與之伴隨的疾病風險加劇,要求壽險業不僅要承擔風險保障功能,還要能提供與健康管理、養老等相關的多樣化服務。二是保險業主流消費群體由60后、70后,轉變為80后、90后,甚至95后,他們擁有更獨立的思考能力,更深刻的保險價值認同,更成熟的保險消費理念。三是保險需求更加個性化,不同年齡、職業、收入水平的人,對于保險的需求截然不同,這就需要革新保險產品設計理念,從以銷售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著力打造專屬化、定制化、靈活化的產品,從根本上匹配客戶需求。

毛宛苑表示,中國的壽險業未來要重點在人力、科技、生態等關鍵領域發力。

第一,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銷售隊伍。近30年代理人渠道的矛盾顯現,最根本原因是人口紅利開始遞減,“人海戰術”難以持續,轉型勢在必行,未來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銷售隊伍、提升銷售產能是保險公司發力的重點。

第二,夯實科技能力,提升素質化經營水平。保險業需要加大保險科技創新,積極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等新技術對新定價風險客群進行精準管理,實現產品開發、客戶開發、銷售服務核保理賠等流程再造,甚至內控機構的創新,真正做到保險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經營數字化以及數字化經營。

毛宛苑透露,銀保監會正在制定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行業機構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轉型戰略目標設立,以業務變革為核心,業務與技術雙向發力形成合力,積極推進產業零售和金融市場業務的數字化,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端到端服務的數字化運營體系。“意見的出臺將全面推動保險機構轉變經營理念,以數字化轉型驅動金融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支持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她強調。

第三,以保險支付為核心,豐富康養生態體系。未來,保險業應當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壯大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作出更大的貢獻,在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快速上升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在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和提升健康服務供給中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圈、生態鏈。

相關閱讀

99在线视频,四虎永久网址,亚洲精品这里只有精品,11孩岁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