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排放交易啟動之前,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進一步就交易場所、交易方式、交易時段、交易賬戶等事項做了詳細規范。
比如,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確定,交易時段與A股相同,且云端平臺已經接入5300多個工商業能耗大戶。
交易細則公布
在試點階段,分別在7個省市有交易場所。然而,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規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易機構”)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以下簡稱“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具體如何交易?根據規定,確定掛牌協議交易的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漲跌幅在上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開盤價為當日掛牌協議交易第一筆成交價。當日無成交的,以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收盤價為當日掛牌協議交易所有成交的加權平均價。當日無成交的,以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大宗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小申報數量應當不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確定。
交易時段方面,除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單向競價方式的交易時段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
交易賬戶也有具體規定,比如,每個交易主體只能開設一個交易賬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申請多個操作員和相應的賬戶操作權限。交易主體應當保證交易賬戶開戶資料的真實、完整、準確和有效。交易主體應當妥善保管交易賬戶及密碼等信息。交易賬戶下發生的一切活動均視為交易主體自身行為,由交易主體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根據規定,首批參與交易的企業主要來自電力行業。根據排放量每年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準入門檻,首批共納入2225家企業,碳排放總量達到40多億噸,規模將超過世界任何一個碳市場。
碳價和節能減排價格會逐步貼近
上海寶碳新能源環??萍加邢薰緞撌既思岸麻L朱偉卿一直跟蹤我國碳市場發展,她的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碳市場統一之后,近期本公司業務量迅速增加。”
“碳市場越來越大,參與方也越來越多,我們的業務量也隨之激增。與試點時期相比,當時企業參與度不高,業務需求很少,也限制著我們服務端的業務量。然而,全國統一市場后,首批電力控排企業都要參與進來,企業雙碳目標的制定,對排放進行評估、管理和履約等環節都需要專門的服務公司來幫助企業完成。企業到底有多少節能減排空間,是結構化減排還是技術減排、市場化減排又或是管理減排,都需要我們進行前期數據分析。而那些拿到市場配額的企業,也需要進行碳資產管理。因為是新事物,企業缺乏專業管理人才,配額放在賬上,如果不懂資產管理就會形成浪費,如何盤活這些資產。就需要寶碳這樣的企業來進行專業服務。”朱偉卿表示,在行業積淀數十年之久,寶碳能參與到本次碳市場交易的環節絕不止以上環節。
在歐洲進行碳交易市場建立時期,留學歸國的朱偉卿就開始投入這一市場的開拓。在創業的十一年間,寶碳集團已經累計開發了近百個項目,碳資產的儲備也遙遙領先,并創造了碳行業許多個第一,比如,發了中國第一個碳基金,做了中國第一個碳信托、第一個碳質押、也做了第一單的CCER交易。
如今,重大政策機遇再次迎面而來,朱偉卿非??春锰假Y產管理這一業務。“后期各項金融工具也會出現,我們的業務量肯定會增多。因為控排企業基本都是集團化公司,對他們進行雙碳服務,提供碳基金、信托、碳質押等金融服務工具,都離不開寶碳這樣的服務公司。”朱偉卿坦言。
展望我國碳市場該如何發展,朱偉卿表示,“我國之前還處于試點階段,體量太小,僅僅2038家企業參與,12億噸總排放量,交易量偏低。在試點時期,配額是地方政府免費發放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流行性偏弱,預期也不強。但是,6月底全國統一市場之后,第一批電力企業總配額就高達40億噸,已經是試點企業的幾倍之多。等八大行業全部進場,她預計配額會增至上百億噸,體量足夠大。而且全國統一發放配額,涉及到立法層面,流程逐步細化,許多機構參與進來,預期會越來越好,而投資就是看重預期。參與的機構越來越多機構,流動性溢價就會釋放,碳價格才有望提高。
“按照目前形勢就判斷我國碳價格太低還言之過早,也不適宜與國際對比交易價格。不過,預期來看,我國一段時間內碳價會持續攀升,因為與節能減排成本掛鉤,對控排企業而言,要么做節能減排,要么購買碳指標。而節約一噸二氧化碳平均成本是258元,企業會衡利弊衡思考,到底是花三四十元買碳,還是花260元來節能。我個人認為,碳價會向著節能減排價格慢慢貼近,只有碳價高了,企業才有動力去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