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高估拋棄低估 公募再抱新能源
“公募抱團”的現象在二季度還在持續上演,這一次抱團的主角從白酒變成了新能源產業鏈、半導體、醫藥等具備科技屬性的高成長高估值行業。
日前,公募基金二季報的披露已告一段落。根據所有公募基金二季度的股票重倉情況,貴州茅臺依舊是持倉市值最大的重倉股,但新能源產業鏈個股已經成為公募重點配置的股票,“電池茅”寧德時代躍升為公募第二大重倉股,一同被公募增持的相關個股還包括隆基股份、億緯鋰能、華友鈷業、比亞迪、恩捷股份等。
高估值的新能源板塊剛剛在一季度遭遇調整,但短短的二季度大漲讓一些基金經理始料未及,有人在季報中直言錯過了高成長高估值股票的大漲,也有基金經理在堅定買入。
擁抱高估拋棄低估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成長”是眾多基金經理在季報中提及的關注點,在高景氣度的行業中,優質的成長型公司具備了高速增長的業績,但也有明顯偏高的估值。
不過,“擁抱”高估值也是上半年業績出色的基金經理的重點配置方向。從二季度的基金重倉股情況來看,似乎估值越高的股票越容易被基金青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公募重倉持股市值第二的個股是寧德時代,被重倉的公募基金大幅增持7234.79萬股,隆基股份被重倉的公募增持2.89億股,億緯鋰能被重倉的公募增持2779.81萬股,華友鈷業被重倉的公募增持2.3億股。前述這些被公募增持的重倉股均來自新能源、光伏板塊,也是當下最熱門的賽道,但同時也存在明顯的高估值情況,寧德時代最新市盈率187倍,隆基股份最新市盈率54倍,億緯鋰能最新市盈率115倍,華友鈷業最新市盈率103倍。
不僅是新能源、光伏板塊的高估值個股沖進公募熱門重倉股,醫藥的高估值個股同樣在熱門重倉股名單中。二季度末公募第六大重倉股是藥明康德,被重倉公募增持1.73億股,最新市盈率109倍。邁瑞醫療是公募第九大重倉股,最新市盈率74倍。愛爾眼科在公募重倉股持倉市值中排第十四位,最新市盈率160倍。
而低估值的銀行股則被公募減持。招商銀行最新市盈率12倍,是公募二季度末第八大重倉股,但在二季度被重倉的公募減持3450.74萬股,較上一季度末重倉股排名下降兩位。興業銀行最新市盈率5倍,平安銀行最新市盈率12倍,寧波銀行最新市盈率13倍,這三只銀行股在二季度分別被公募減持2.39億股、5390.68萬股、5774.09萬股,較上一季度末重倉股排名分別下降10位、4位、7位。
新能源在內的科技成新寵
公募抱團從白酒轉移至了新能源和電子等行業。
據中信證券統計,2021年二季報中,公募基金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子等行業上超配且顯著凈增持,在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上有所減倉。相較于市場基準,二季度公募基金在金融地產板塊上處于相對低配狀態,在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板塊上凈減持較多。
從板塊及行業持倉變化來看,中信證券數據顯示,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在二季度的倉位環比提高3.0pcts(百分點)至10.8%,為201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其中鋰電產業鏈倉位環比提高4.2pcts,光伏產業鏈提高1.4pcts;屬于電子行業的半導體產業鏈倉位則提高了1.9pcts。
除傳媒外,科技板塊其余各細分行業倉位基本都有顯著提高。電子、計算機、通信行業的倉位分別環比增加1.7、3.3、0.3個百分點。目前電子行業的倉位已經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眾多基金經理也在二季度加倉了新能源、半導體等科技股。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二季度末第一大重倉股為比亞迪股份,該只港股并未出現在上一季度末重倉股名單中,該基金還對重倉股中的億緯鋰能、寧德時代、天合光能、鵬輝能源進行了增持。此外某只電子股也進入了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將寧德時代增持為二季度末第一大重倉股,比亞迪、天齊鋰業等新能源產業鏈股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廣發小盤成長在二季度也增持了光伏龍頭股。
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示,“站在當下這個節點,我們認為新能源、科技領域仍將是未來中國3-5年最確定、最優質的賽道之一。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電子等產業投資前景較好,我們希望與優秀的上市公司共同成長。”
風格由價值轉向成長
有關“公募抱團”的話題今年一直被投資者熱議。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規模已經突破23萬億元,且今年還在創造新的基金發行紀錄,公募基金在二級市場的持倉動向頗具參考意義。
事實也是如此,公募抱團的賽道正在大漲,而沒參與抱團的基金經理甚至在二季報中表示了歉意。交銀新生活力二季度基金凈值漲幅為負數的同時,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基金經理楊浩表示,成長風格與價值風格的估值差大幅拉大,部分高景氣度成長股按照終局估值法快速折現中,走向另一種極致。
交銀新成長混合基金經理王崇在二季報中坦言,“我們錯過了如新能源(車)等高成長高估值股票的大幅上漲行情,我們一直深刻反思,到底是自己的研究和認知沒有到位,還是市場的定價水平遠超過自己固守的投資框架內的買入持有標準。”
對于公募繼續抱團的現象,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借用易方達基金經理蕭楠的說法,“抱團”這個定義不本質,如果對“抱團”現象去下定義,將會導致對它的研究誤入歧途。
王祎認為,二季度資金涌入新能源、半導體等科技行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宏觀來看,下半年是基本面有下行壓力加上流動性有所寬松,有利于偏成長、偏景氣度的板塊表現;另一方面,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本身處于長期高景氣度和短期業績釋放的階段,基本面也有利于這些板塊走出結構性機會。”
具體到投資上,王祎認為,還需要結合估值來看,因為短期新能源等板塊快速大幅上漲,存在回調壓力,所以更多需要去細分領域尋找景氣度好、估值上可以接受的品種。
雖然二季度市場風格明顯偏向成長,以往的價值風格正在短期承壓。但王祎認為,不同風格有不同的邏輯支撐,包括宏觀背景、基本面以及估值對比,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風格的演繹。
“今年上半年較多配置在包括消費等領域的價值型基金受消費需求低迷、原材料漲價、年初估值過高等影響,表現暫時落后。但是我們認為,隨著標的股價回調、估值回到合理水平,以及需求恢復以后,好公司會從暫時的麻煩中脫困,而這些基金仍然會迎來較好的機會。”王祎表示。